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聚焦 - “潮人们”见证娱乐方式变迁

“潮人们”见证娱乐方式变迁

来源 : 发布日期 : 2018年11月27日 编辑:

阳江日报记者/王雄基 刘静雯     

1976年,正值青春的杨雄富和朋友们在阳江的街头穿起了牛仔裤。这条如今再平常不过的裤子,在当时既是时髦的象征,同时也因其过于显现身体线条,而被批为伤风败俗。这是当时阳江制锁厂工人杨雄富讲述的亲身经历:如果你穿着牛仔裤上街,十字路口的警察会要求你解开裤腰带,并用准备好的啤酒瓶塞进牛仔裤。如果啤酒瓶无法从裤腿里钻出,它的主人便难免遭受一番长篇的教育。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难想像牛仔裤与风俗背后之间的逻辑。改革开放4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新鲜事物得以不断涌入百姓家,人们的思想也随着眼界的扩展走向多元和开放。期间,人们娱乐方式的变迁便是40年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的一个缩影。

1980年,17岁的利梅从中学毕业,成为阳东合山镇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除了工作和帮家里干农活,看电影是利梅难得的娱乐方式。当时,放映队每个月会来两三次合山镇原种场放映电影。背着小弟弟,拉上小妹妹,利梅将《小兵张嘎》《地道战》等电影看了无数遍。

相比利梅,杨雄富的业余生活要精彩得多。虽然工作同样占去了杨雄富的大部分时间,但他仍想方设法,和工友一起上街找乐子消遣。1980年,广场舞还没流行,杨雄富和他的工友用溜冰鞋占领了人民广场的篮球场。

杨雄富告诉记者,由于当时物资匮乏,走遍阳江县城,也找不到一家卖溜冰鞋的商店。没办法,杨雄富只好从五金店买来滚珠、铁片,用工厂里的机床自制了一双铁制的溜冰鞋。穿着这双溜冰鞋,杨雄富还获得了1980年阳江县团委举办的溜冰大赛冠军。

除了溜冰,每个礼拜天,杨雄富还会偷偷跑到华侨公司、县委、县商业局等地方看电视。一台电视机,在当时是绝对的稀罕物品,只有少数单位才有能力购置,作为职工周末休闲的福利。杨雄富回忆,当时县商务局的电视机锁在食堂的柜子里,还有专人掌管钥匙。每到周末晚上,电视机前坐了100多人,好似今天的电影院。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杨雄富幸运,毕业后能被分配到县里的国营工厂上班。热爱音乐的方少芬毕业后,先后在韶关市始兴县和阳东县雅韶镇的农场工作。农场里没有任何乐器,方少芬找来一块木板,在木板上画上琴键,模拟练习钢琴。星期天放假,方少芬就会走上六七公里的山路,到县里的文化馆借练钢琴。

曾经的东平镇文艺宣传队队员李朝发也有相似经历。为了练习二胡,李朝发把铁皮罐切开口子做琴筒,在开口上放置一个木柄做琴杆,筷子做琴轴,钢丝做琴弦,钓鱼线与树枝做弓子,制作了一把简陋的二胡。

物质的匮乏,让杨雄富一代人为了追求业余生活的丰富,只能自己动手。而思想上的封闭,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带来的洗礼,阮奕莲可能至今也无法跳上她喜爱的舞蹈。阮奕莲回忆,改革开放刚开始,人们在思想上还是束手束脚,生怕跳起舞来,会被人指责为资产阶级腐化行为。改革开放后,港台及外国新鲜事物不断传入,阳江陆续出现了录像厅、舞厅、咖啡馆等专供人们休闲娱乐的产业。下班去跳交谊舞,也慢慢成为很多人的业余爱好。

在改革开放的引领下,人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更有余力去追求生活的品质。到了1986年,杨雄富用了差不多一年的工资,购置了一台从罗马尼亚进口的25寸黑白电视机。集体看电视成了杨雄富那一代人才有的特殊记忆。

到了1993年,市人民医院的护士黄爱银在新婚后购买了一套卡拉OK,在家中唱起了港台歌曲。

到了1996年,从雅韶镇的农场调回的方少芬买了一台真正的钢琴给女儿练习。2000年,女儿考上西安音乐学院,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方少芬说,当她向女儿讲起自己年轻时学习音乐的经历时,女儿怎么都不敢相信那是真实的故事。

到了2014年,退休的李朝发继续他的音乐梦想:每逢星期一、三、五,他就在市区一家KTV包间唱歌,从下午两点多唱到5点多,再去幼儿园接孙子。家人和朋友都戏称他为“音乐发烧友”。

如今,每天有超过1000场电影在阳江的20余家电影院上映。人们甚至不用前往电影院,在手机、电脑里便可看到自己想看的电影。这时,从合山镇中心小学退休的利梅却当上了志愿者,拉起了一支电影放映队,到合山镇各个村放映电影。在利梅和她的朋友们放映的电影里,既有《铁道游击队》之类的老片,也有《战狼》等新片。

开场的音乐响起,村民们依旧像几十年前那样,从各家搬出凳子,陆续聚集在荧幕前,好像回到了一场电影看千百遍仍其乐无穷的年代。但这再也不是他们唯一的娱乐方式了。


上一主题 : 阳江“小岗村”:分田到组为了吃饱饭

下一主题 : 阳江出实招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