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聚焦 - 把“民生清单”变成“幸福清单”

把“民生清单”变成“幸福清单”

来源 : 发布日期 : 2023年09月26日 编辑:

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积极回应民生关切

high_wm (7)

“阳江市综合文化中心”项目主体建筑外貌。

high_wm (3)

阳春市永宁镇民族希望学校学生在上足球课。

关键词:幸福阳江建设

加强幸福阳江建设,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民生福祉实现新跃升。推进高水平城市规划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把一张张“民生清单”变成“幸福清单”,打造幸福宜居城市。

民生福祉是经济发展成效的体现。从不久前我市13所新建扩建学校投入使用,市区两条断头路和四围大道二期项目建成通车,再到多个医疗机构新院和升级改造项目加快推进……频频上新的阳江,正全力以赴做强城市、服务民生,绘就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温暖底色。

2020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幸福宜居之城”、2021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宜业宜居之城”、2022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近年来,我市精耕细作民生沃土,一系列与幸福有关的名片,让宜居成为了阳江的关键词,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加大民生投入的力度、改善民生的温度。

提升城市品质,满足百姓期待。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幸福阳江建设,推动民生福祉实现新跃升,更给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和重点方向。围绕市委全会部署,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谈思路、谋发展、抓落实。

“一张图”优化城市发展格局

从高空俯瞰阳江,两江四岸沿途水清岸绿,公园景区串珠成链,交通路网四通八达,诗意碧道装点城市面貌。一城繁华日日新,我市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和功能优化,将打造“沿海经济带的深度融湾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海洋城市”作为发展目标,提出各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

在中心城区设施集成方面,规划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广覆盖的基本公共网络,形成“市级—片区级—十五分钟生活圈级”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至2035年,规划3处市级文化娱乐中心、3处市级体育中心,推进高等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设施建设,加快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医院21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7家,规划市级养老服务设施4处。

着眼于城市功能优化,我市规划构建“一核三带六区”的城市空间格局,提出“海阔山高、江曲湖静、城景共融、活力多彩”的滨海水城画卷目标与城区品控策略。同时,加快构建“六横六纵”快捷骨架路网,优化高快速路与市政路有效衔接的道路交通路网,拓展城市支路,疏通城市道路“毛细血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周国庆表示,将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基础依据,积极衔接各部门的产业发展、城市提质、民生改善、设施建设、生态保育等项目建设,加紧编制和报批专项规划、重点片区的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等工作,推进城市与产业相辅相成,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市民互促共融。

市政协副主席、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梁昌和表示,将加快海绵城市科学化、长效化建设,逐步形成海绵城市共建共管长效机制,解决城市内涝、水体污染、热岛效应等方面问题。积极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入廊”的原则,合理选择综合管廊布局区域,为未来维持城市运行提供重要“生命线”打好基础。同时,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用心塑造鼍城特色风貌,推动申报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工作,让群众归属感更强、幸福感更多。

“一条链”串起便民生活幸福感

城市管理事业是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局长林良普表示,围绕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和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城市治理等方面,该局拓思路、亮实招,一方面,争取2024年建成阳江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管理和城市安全运行数字化、智能化;另一方面,积极拓宽市民参与城市治理渠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城管监督员,对城市管理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如何让居民更便捷地享受到城市、社区的功能?林良普表示,将重点推进城市绿道碧道、城市户外健身步道、城市公园优质改造、城市传统风貌修复和城市湿地保护与利用等项目实施,力争2025年中心城区社区生活圈休闲圈文化圈15分钟服务覆盖率达到93%以上的较高水平,城市公共生活圈休闲圈文化圈体系化基本形成,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滨海城市。

在建立健全高质量人口服务体系方面,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关华勋表示,将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全力推进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多种形式的托育机构,不断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积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服务模式,扎实推进“银龄安康行动”,加强养老健康保障,不断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关英芬表示,将加快人社“百千万工程”若干措施、“稳就业16条”落实落地,发挥好“就业易”平台、夜市招聘会、“就业驿站”等公共就业服务载体作用,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产教评”深度融合,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广泛开展社保扩面征缴工作,积极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按规定参保,全面推广社保卡应用,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源头治理欠薪工作,开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专项行动,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同时,发挥好人才驿站、博士工作站等平台服务人才的作用,激活阳江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强引擎”。

我市以匠心精神、绣花功夫,将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串珠成链,打造城市美、民生暖、社会稳的宜居宜业新画卷。

“一本账”聚焦群众关切暖民心

教育和医疗是老百姓最关切、最在意的大事,从病有所医到学有所教,再辐射到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聚焦群众关切的“民生清单”,我市全力以赴、步履不停。

今年秋季,我市又有一批优质公办学校“上新”,13所新建、扩建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约1.9万个,让更多学生在家门口可以享受优质教育。

市教育局局长利社会表示,将持续加强基础教育公办学位建设,进一步改善校园办学条件。加快推动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办好“三所学校”(镇中心幼儿园、镇中心小学和镇的寄宿制学校),推动农村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持续推进职成和高等教育扩容提质培优,支持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加快推进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二期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适合教师队伍实际的分层分类校长教师培养体系,努力让每个学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如何推进健康阳江建设,让百姓有“医”靠?关华勋表示,将着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市人民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成果,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持续培育重点专科,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和提质增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目前全市共有4个医共体,接下来将继续坚持高位推动,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总结阳西县医共体取得的显著成效,以点带面推动基层服务能力提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好一般病、常见病。着力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提升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支持阳东区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阳江行动。提升医疗和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全过程的就医感受,提升就医体验。

一项项惠民举措落地见效,一桩桩民生实事掷地有声。在城市发展大步迈进的当下,如何让市民群众生活更美好,阳江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短评

提升城市功能

办好民生实事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城市发展不变的话题。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把加强幸福阳江建设作为谋划中的重要一环,体现了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将群众生活满意度融入到了城市规划建设的血脉中,凸显在各个细微处。

建设高水平城市必须要贴合实际,一张蓝图绘到底,不仅用大标尺去规划城市脉络,也要用小刻度去丈量边边角角,像绣花一样精细管理城市,让城市与人贴合更紧密。我们要凝聚各方智慧,深入基层群众,共商共谋、共建共享,实现城市功能与品质的双提升,构筑规划更科学、管理更精细的宜居幸福城。

为民办实事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只有聚焦民生关切,统筹做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各项民生领域工作,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把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才能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策划/杨国华  许晓峰 统筹/任绍华 文字/陈思捷   图片/李向东  谭文强  


上一主题 : “华电泓胜一号”正式开工

下一主题 : “风雅颂”第七届广东省朗诵大赛落幕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