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影像 - 旱地碉楼,见证一段红色历史

旱地碉楼,见证一段红色历史

来源 : 阳江日报 发布日期 : 2018年08月23日 编辑: 利岚清

微信图片_20180823102215

旱地村的后生们在碉楼前表示为村子振兴出力。

微信图片_20180823103042

村中古老的玉树书室,走出了一批批人才。

微信图片_20180823103114

航拍下的玉树书室,农耕文化气息浓郁。

微信图片_20180823103255

村前的大闸口,保留传统气息。

微信图片_20180823103315

带有防匪功能的村中小巷,记录着村子一段远去的历史。

微信图片_20180823103334

村前半月形鱼塘,很美。


气势恢宏的旱地村古建筑群。阳东区那龙镇两安有个旱地自然村,村里保存有一座四层楼高,四周布满枪眼的青砖大碉楼。近年来,这座阳江地区十分少有的大碉楼,吸引了珠三角一带和阳江本地人相继前往参观。近日,本报记者前往当地,在村中众老人的帮助下,揭开了旱地碉楼神秘的面纱。

■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再扬

◎ 300年古村落 旱地碉楼建于清末

清康熙年间,先祖寅谷(十二世祖)从西朝村宗亲购得一大块旱地建村,得名旱地村。寅谷生五子,传于今已有11辈。旱地村,又称“广安村”。村中有祖尝“寅谷祖”,祖尝有520担租。因旱地村位于边远山区,为了自卫,旱地村逐步用寅谷祖尝收入购买了枪械。

1895年左右,时势动荡,在村中族老倡议下,动用多年祖尝,在村后建成了楼高四层坚固的旱地大碉楼,在村前左右两边,建成两个小碉楼,3个碉楼成“品”字结构,互为犄角,威慑土匪。同时通过不断购买枪械,训练村自卫队。到清末民初,村中共购置有80多支长枪和20多支的驳壳枪。村中的青壮年全部参加自卫队,不管白天黑夜均有人在碉楼值勤。旱地村成为当时田畔乡枪械最多的村庄。

旱地碉楼建好以后,成为两安地标性建筑物,在防匪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未被土匪攻破过,成为本村和附近村庄村民逃避劫难的场所。

◎ 旱地碉楼 抗匪安民屡立奇功

民国年间,田畔出了个号称“两阳总司令”的匪首黄集初,拉起一支土匪队伍,到处打家劫舍,残害百姓。几次攻打旱地村,均告失败。后来一次,黄集初纠集了200多土匪,自恃人多势众,从恩平横陂出发,气势汹汹前来攻打旱地村。村中有个叫钟伙掌的人早前被抓进黄集初土匪中当挑夫,他探得土匪攻打旱地村后,冒死跑回村里报告。旱地村的自卫队员立即在大碉楼上鸣锣打枪,通知村外劳作村民迅速返村,附近村庄一些村民也携男带女跑入旱地村。据说,这次进入旱地村避难的村民共有二三千人。待避难的村民进村后,村勇将小碉楼旁的大小闸门关闭。

黄集初200多土匪,杀气腾腾地对旱地村发动了攻击。顿时,旱地村内外杀声震天,子弹横飞。3天过后,黄集初仍没退兵。村中秀才出身的绅士钟教伟族老和族人分析,尽管旱地村有坚固的碉楼和村围墙,有水井,柴粮也充足,自卫队作战英勇,但若土匪长期围困村子,旱地村外面没有援兵,子弹打了一颗少一颗,村子有沦陷的危险。于是,他写了封信给与自己有交情的阳江老乡陈章甫师长。派一名精明的自卫队员星夜偷偷爬出村围墙,向陈章甫求援。陈章甫接信后派出一个连的兵力赶到旱地村,在外围与旱地村人里应外合,将黄集初匪部杀得大败。

◎ 玉树书室 农耕文化人才辈出

近日,记者在村民帮助下,进入旱地碉楼,发现里面木楼梯已开始腐烂,颇为难艰地上到碉楼四楼楼顶。放眼望去,旱地村四周被群山环绕,绿树苍翠,自然景观秀丽。往西望去,只见村子的古建筑群为典型的广府民居,青砖黑瓦,恢宏大气。村前有宽阔地坪,半月形鱼塘,晒谷场等。村南侧元山仔小山坡古树参天,绿意盎然。

走在村中整齐有序,错落有致的五巷四排古建筑群,古巷道仍见有以前用于防匪的弄子。古屋古老的大门仍在,一些建筑物上雕梁画栋,艺术与古风并存,古色古香,散发出阵阵传统的文化气息。

最难得的是,村中还保留着一座古老农耕风格的玉树书室,书室内有一个“文魁”匾。村中老人说,旱地村人崇儒尊孔,开村后即建起玉树书室。其建筑风格别具一格,青砖黑瓦,正门向北,屏风遮掩,庭院走廊环绕,斗间厢房对称,中轴走廊直通古碉楼,是方圆十里仅有的一座书院。据了解,该书室现属市和阳东区两级保护文物。

300年来, 书室为村中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儿女。如清道光乙未年间,钟泰阶(又名经泰)恩科举人,军功钦加六品衔,并被赐“文魁”匾,清末秀才钟教伟,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钟远行、钟锦行等。

记者看到,玉树书室布局大气,面积较大,说书院应该更合适。钟成端等村中老人说,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玉树书室曾经是两安小学校园,学生最多时有二三百人。后来又成为两安大队办公场所。

历经300年沧桑, 旱地碉楼、旱地村古建筑群和玉树书室等一起,见证了旱地村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更见证了旱地村人淳朴的民风,勤劳勇敢,不畏强敌的民族精神。

◎ 旱地碉楼 见证一段红色历史

民国时期,旱地村人钟远行,满怀一腔热血,考上广州燕塘军校,在国民党军队官至副团长。抗战胜利后弃职到香港经商。

在香港经商过程中,钟远行认识了在香港分局搞统战工作的陈信材。经过考察,陈信材介绍钟远行参加革命,1948年2月,钟远行接受陈信材派遣,放弃香港的生意,和陈成高一起回阳江筹组武装队伍,待机起义。钟远行利用自己与国民党第七区专员公署两阳清剿指挥所的关系,打进了阳江县第三区(合山)联防中队任中队长,掌握了一支武装。3月,受香港分局派遣,雷启光从香港回到大沟,搞上层统战等工作。雷启光向陈国璋、林良荣详细汇报了钟远行和陈成高两人情况。

根据香港分局指示,各地开展大搞武装斗争,钟远行利用身份,回到旱地村碉楼,暗中发动村中的先进分子钟锦行、钟长生、钟端杰、钟行时、钟长新、钟成之、钟进行、钟成、钟端龙、钟长成等12人参军参战,其中一些人安插入钟远行掌握的联防队。旱地村把30多支自卫用的枪交给了党组织。

随着队伍的增加,游击区的扩大,急需解决经费问题。党组织利用雷启光母亲在大沟圩开设的南天租赁店,经营盐业生意,许航任经理,收购三丫、沙岗、寸头和徐赤等盐区产盐,用船运到台山海晏等地出售,再到澳门运火水和白糖等回大沟卖。一次,三丫盐警队扣留了我方3船盐,几经交涉都不肯放行。雷启光写信请雷发达带给钟远行,请他设法武力警告三丫盐警队。钟远行接信后,立即派出一个小分队,携轻机枪一挺,前往三丫,在许航、雷发达率领下,小分队包围三丫盐警队,开枪袭击,打得盐警队四散逃命。第二天,三丫盐警队向许航赔礼道歉,放还盐船,并表示今后不再找麻烦。

钟远行派出联防小分队袭击三丫盐警队,又暗中组织队伍的事情被国民党觉察,钟远行的身份因此暴露。关键时刻,内线人员通知他紧急撤离,他返回旱地碉楼躲藏。敌人多次到旱地村抓钟远行,均在群众掩护下脱险。

党组织安排钟远行从事公开的武装斗争后,他先后动员了村里的先进分子参加了革命,村里的钟德钦等30多名青壮年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粤中纵队。那时,粤中纵队第2支队5团的一部得到了旱地村人的掩护,经常以旱地碉楼为落脚点和休息地,开展武装斗争。

1949年9月5日,根据我武工队的部署,钟远行组织田畔乡青年农民、学生四五十人(其中大部分为旱地村人)由粤中纵队第二支队第五团启明星连接应,在田畔乡自卫队员黄广源作内线的配合下,于5日夜,乘黄广源值班时袭击田畔乡公所,在一枪未发的情况下,俘虏乡兵、联防队员、(合山)第三防剿区士兵和到田畔乡催粮的国民党阳江县政府民政科长梁广和等30人(经教育后释放),缴获乡公所100多支枪(含一些烂废枪)。

参与夜袭田畔乡的青年农民、学生经过战斗的考验,一起参加了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第二支队第五团,编为长庚星连(连长黄升添,副连长陈仲) ,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正因为这样,人民政府把旱地村划为革命老区。

◎ 后辈齐努力 建设美丽特色村庄

旱地村理事长钟则告诉记者,先辈成就了旱地村的一切,我们后辈理应将村子建设得更加美好。如今,旱地碉楼,玉树书室,村子等都需要我们用心去维护好。今年初,中央提出乡村振兴决策后,旱地村人备受鼓舞,连外嫁女也纷纷行动起来,组织人力完成了村“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踊跃捐款,目前已捐款26万元。邀请专家学者就乡村振兴话题前来为村民们上课,同时做出了旱地村乡村振兴整体规划。村里已邀请专家深入整理村中不可多得的红色文化,挖掘村里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乘乡村振兴的东风,加快完善村里相关配套设施,把旱地村打造成为“既有古村落韵味,又有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兼备的特色村庄。”吸引更多人前来观光旅游,使旱地村成为阳江乡村旅游一张亮丽的名片。


上一主题 : 23吨省调应急救灾种子发放农户

下一主题 : 92岁老人获帮扶感念党恩情

用微信扫一扫